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献礼十九大 文明篇】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凝聚继续前进动力

时间:2017-10-17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的积极性,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引导推动全校师生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精神文明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还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省高校文明校园等。

文明创建——路虽远,行则必至

 运河之都济宁,礼仪之邦曲阜,诞生了至圣先师孔子及孟子、颜子、曾子等千古风流人物。时光荏苒,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你置身济宁学院文明洁净美丽的校园中,或许很难在生活中感受到历史古韵,但若你珍视历史,回眸学校文明发展之路,你会为这所圣地学府感到骄傲。所有来到这里的人,在共享文明带来的丰富、活力、便利与舒适同时,也共同建设着文明。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首位,把构建智慧、平安、园林、文明、节约和幸福校园作为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实施创建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主要领导一贯高度重视文明创建活动。党委书记郁章玉同志指示专门成立学校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主持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文明创建工作,先后召开了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统战工作会议、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出台了《济宁学院省级文明单位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多次为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党员代表上党课,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同时,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多次协调指导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确保了学校和谐稳定。院长吕灵昌同志在主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费预算时,明确指示将我校文明创建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并从财力和人力上保证文明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多次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基层的声音,指导我校的文明创建工作;重视依法治校,通过教代会、工代会形式出台了《济宁学院章程》等多项重要规章。着眼于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开展了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喜迎十九大等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年成立了学校“两学一做”宣讲团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共宣讲105人次,确保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入心入脑。文明的发展发于无声,却完成于必然。细数自己身边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师生在享受着文明创建带给自己福利的同时,更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万丈高楼起于累土,文明创建亦是如此,在这充满鸟语花香的校园里,我们与文明比肩同行。

 以上率下,蔚然成风。多年来,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广大师生参与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新要求,积极弘扬大学文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教书育人环境,努力创建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工作秩序井然的高品位文明校园,同心协力推进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建设。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同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结合起来,上下联动,一呼百应。

 人人传递文明,人人享受文明。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文明校园创建,坚持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坚持师生广泛参与,努力把创建活动延伸到班级、宿舍和每位师生员工,使文明创建活动真正落细、落小、落实;坚持从严从实,注重工作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扎实推进基础文明建设,使每一名师生都成为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收益者,夯实校园文明根基。学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师生”活动,倡导人人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寝室、文明教室、文明班级、文明学子等活动,学生们自主组织设立文明监督岗,主动维护美丽校园。如今,漫步干净整洁的校园,文明礼仪随处可见,偶尔看到树枝、纸屑,都随时会被路过的师生俯身拾起,目之所及的年轻脸庞都洋溢着明媚阳光的善意。建文明校园,展示良好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共识。文明创建在济宁学院已经步入常态化轨道。不少同学深有感触:“学校开展文明寝室、文明学子等评选,从我做起,保持宿舍干净、整洁,不带早餐去教室,还有很多校园文化活动也能展示自己的才情,通过文化艺术节、学雷锋志愿活动……学校搭建很多平台令大家得到很多提升!”为积极响应济宁市委、市政府“坚持全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创城工作”的要求,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校300多名教工志愿者踊跃报名网上注册登记,他们走进济宁市社区,在暑假期间冒着酷暑为小区居民提供打扫卫生、净化环境和心理咨询等服务,济宁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他们的汗水和功劳。

文明力量——立德铸魂,凝心聚力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工作机制,以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形成创新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人文环境;以平安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和美丽校园建设为主要标志的学习生活环境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与书香社会、美丽中国相适宜的校园生态环境。

 党的建设成效显著,营造了廉洁高效的学校治理环境。通过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做到学习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有实效,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和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了政治理论素养和办学治校能力。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严三实”要求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按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新要求,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发挥教代会等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推进和实行党务、校务公开,抓党风、正教风、促学风,形成廉洁高效、风清气正、民主和谐的良好校园新风尚。

 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营造了浓厚的创先争优环境。出台《中共济宁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济宁学院委员会落实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等,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本任务,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思想政治工作“八项工程”“十项计划”,坚定广大师生员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形式,加强师生道德教育与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规划和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构建“五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制订了《济宁学院关于推进德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五个实施方案。这份文件受到省委高校工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督导调研组的充分肯定。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深化思政课12345教学改革,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切实提高了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互动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经验材料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年会上作为两所高校之一进行了展示。在教育部、山东省专家听课调研和省委高校工委组织的形势与政策课督导检查中,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色做法得到充分肯定和好评。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儒学与核心价值观”面对面系列活动荣获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去年我校在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在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山东高教通讯》上刊载经验材料。

 宣传阵地坚守众志成城,营造了凝心聚力的舆论环境。学校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出台了《中共济宁学院委员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中共济宁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督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济宁学院校园网新闻发布管理办法》等,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宣传阵地文明育人功能。加强了广播、校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和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建设。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落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我校官方微博被济宁市政府办公室等部门授予济宁市首届“优秀政务微博”。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关注人数达到73600多人,“圣地青年”“圣地之声”等微信订阅号对青年学生思想起到了“微”引领。我校参加了“山东新媒体联盟”,成为第一批全省新媒体联盟高校。连续两年评选了年度济宁学院十大新闻。

 师德师风建设稳步推进,营造了诚信为学的师德环境。认真落实《济宁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在全校广泛开展了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营造典型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不断拓宽师德教育途径,教师农村义务支教、学生实习支教已形成具有特色的师德教育品牌活动。研讨制定了《济宁学院教师誓词》,隆重举行了庆祝教师节宣誓和表彰活动。开展了两届济宁学院十大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学术道德评价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以师德风范影响带动学生。

 校园文化活动成果丰硕,营造了独特鲜明的人文环境。文化具有滋润心灵、涵养道德、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一所真正的好学校,它经久积淀的文化内涵始终比有形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要。文化,是无形的“场”,是学校的“魂”,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更是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学校党委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彰显儒家文化办学特色致力于建设“文明校园”,构筑文明高地。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讲清楚”,努力把我校打造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示范基地。高度重视利用区域优势,推进了优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获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成功举办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了无伴奏合唱《论语》、话剧《布衣孔子》等一些富有特色的表演节目。2015年与济宁电视台联合打造了“论语大会”电视节目,得到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2016年上升为全省高校大学生“论语大会”,我校组队参赛并获全省高校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今年“论语大会”这一文化品牌将推向全国,我校两名选手成功晋级2017年全省高校大学生“论语大会”决赛。全省共有来自19所高校的20名选手晋级,我校是全省唯一晋升两名选手的高校。我校论语大会选手、省一等奖获得者、中文系学生杜葳深有感触地说,“在曲阜上大学,我们每个学生不应该都去积累经典吗?这种积累绝非是为了比赛仓促准备一两个月就能实现的,学习本身就看平时。”孔孟文化研究会获“全国百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我校是山东省首批高校孔子学堂建设单位。打造文化品牌“论语大会”创新儒学育人体系——济宁学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案例》被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建设了“红二师”纪念馆,举办了省立二师支部成立90周年纪念展,召开了纪念优秀校友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并发行《百年万里》文集,很好地发挥了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文明希望——成风化人,明德至善

 美丽洁净的校园,光鲜亮丽的大楼,意气风发的师生,热情洋溢的志愿者,无不展现着大学的风貌。近几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为指引,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内涵,自我发展、不断完善的新路子,实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跃进的良好局面。文明来自深度的共建共享,不是拘泥于偏安一隅,而是全校上下共建共享文明,让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未来——道虽明、路则曲。憧憬文明,追求文明,作为一所世界文化巨人孔子家乡的大学一直锲而不舍。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收获良多。全校师生徜徉在绿围翠绕、错落有致的美丽校园里感受文明风尚,维护着“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坚实根基,在对文明发展之路的执著追求中体味幸福与快乐的真谛。文明单位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面对“山东省文明单位”这张含金量丰富的“名片”,广大师生只有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广大师生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坚持不懈地对内建设精神家园,对外引领社会风尚,才能向着精神高地不断迈进。

 文明创建工作一直在路上,只有大家携起手来,才能让文明之种落地生根,才能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也才能够共享文明之果反哺回馈。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为建设精神家园,学校上下只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拓展精神文明建设途径,阔步迈开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学校文明之树才会常青常长。“轻风细雨化作浪”,在济宁学院,文明创建犹如一缕暗香,正由内而外弥漫开来,浸润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绚烂绽放,满校芬芳。我们坚信:与文明同行,济宁学院的明天更美丽!

【撰稿:郝鹏  审核:邓新民  编辑:谢建波  责编:郝鹏】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