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校师生热议2021年全国“两会”

时间:2021-03-09  信息来源:   点击: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校广大师生热切关注,通过网络、电视、微信、学习强国客户端等媒介了解“两会”动态,关注“两会”热点,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热议“两会”话题,畅谈感想体会。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守教育初心、坚定发展信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景虎表示,今年“两会”期间教育话题备受关注,收看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备受鼓舞。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印象深刻,感触很深。报告回应了时代关切和人民期盼,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聚焦“办好思政课”的目标,大力实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发展规划处处长朱桂林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党上下喜迎建党100周年、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盛会。当前,我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推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定“学生为本、教师为先”的办学理念,将新发展理念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贯彻到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和发展举措之中,用新发展理念保障和指引学校高质量发展。

科研处处长赵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我校正为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大学而努力,正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对于科研工作而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科研评价体制与机制,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多维评价体系。要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聚焦重点方向,凝聚科研团队,产出高质量应用型的科研成果。要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开展协作攻关,引导教师深入工矿企业、田间地头,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变为科研攻关的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李洪伟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全国“两会”在这一特殊年份万物复苏的春天如期召开,意义非凡。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深受鼓舞。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这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也激励着我们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实干力量和行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履职尽责,善作善为,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经济与管理系(儒商学院)主任齐慧丽表示,三月春意盎然,全国“两会”如期而至。回首过去的一年,尽管面对全球疫情的强烈冲击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依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教育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加快推进我校儒商学院发展为契机,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以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商科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高水平商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体育系党总支副书记陈长峰表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对国家“十三五”伟大成就倍感自豪,对“十四五”规划目标充满信心。尤其是极不平凡的2020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疫情防控、经济增长、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非凡成绩,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将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化传播系教师陈晔表示,3月5日,万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期而至,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提出了“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凝聚力量的报告。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等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思想的深刻体现,是“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指南针,是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擘画的新蓝图。为此,我将坚守教育初心,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校实际,以山东省“百校三个一”工程建设为契机,以“三牛”精神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求突破见实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文系2019级学生张惠闵表示,全国“两会”与万物复苏的春天如期相约,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党的百年华诞。新征程已经开启,时光在回溯中尤显不凡,国家在砥砺奋进中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作为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肩负属于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立鸿鹄之志,笃实干之风,努力为国家新闻传播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以青春的热血和扎实的本领回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文化传播系2019级学生余宏坤表示,观看完李克强总理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为我国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尤其是教育发展改革取得的新进展,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作为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继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奋斗中释放青春、追逐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数学系2019级学生商瑞表示,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兴则民族兴,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两会”精神,自觉履行学生应尽的义务,积极带动周围的同学参与到“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我们相信,“两会”的胜利召开,必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

【撰稿:李利 审核:刘克非 责编:李利】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