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校地联璧育健儿 双轮驱动谱新篇——济宁学院体育学院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实践

时间:2025-08-26  信息来源:   点击:

undefined

校地联璧育健儿 双轮驱动谱新篇

—— 济宁学院体育学院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政策要求,济宁市积极探索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创新路径。在此背景下,济宁学院体育学院与济宁市教育局于2023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精准监测+运动干预”为核心,以“项目普及+赛事驱动”为抓手,创新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新模式。

校地“双主体”协同,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济宁市教育局与济宁学院体育学院自2023年起连续3年签署《济宁市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校地合作项目》协议,将“体质测试、运动干预、师资培训、赛事承办”四大任务纳入合同条款,实行“年度目标、中期评估、终期考核”闭环管理。双方共同成立“济宁市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专家委员会”,济宁市教育局、学院体质测评与运动处方团队骨干定期开展会商,实现需求、资源、成果“三即时”对接,形成“行政+高校”双轮驱动模式。济宁市教育局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测试设备、赛事组织、数据分析和处方研发,不断优化校地协同战略合作框架,累计签署12项子项目协议,形成政府部门主导、高校支撑的可持续合作模式。

数据“双闭环”管理,实现精准干预

2023年至今,学院已完成7次市级抽测,收集了4.3万余名学生的样本,建立了“一生一档”电子健康档案,自动关联历年数据,形成纵向成长曲线。同时,以学校、班级为单位横向对标地区常模,风险预警分级呈现“红黄绿”三色图。依托济宁学院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团队,系统内置“肥胖、近视、耐力不足、速度滞后、柔韧偏低、力量短板”六大风险画像,生成“学校—班级—个人”三级运动处方约2.1万份,细化到运动项目、强度、频次、时长、营养提示及心理调适建议。处方同步推送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方终端;学校每月反馈“执行率+再测试”数据,系统自动比对干预前后差异,干预前后进步不明显的班级触发“二次处方+专家驻校”机制,确保干预闭环。

体质健康数据跃升,关键指标全面突破。近年来,学生体测抽测优良率提升27.4个百分点,合格率提高19.1个百分点,肥胖率下降4.3个百分点。数据改善覆盖所有14个监测县(市、区),惠及4.3万余名样本学生,其中,97.6%的学校反映运动处方实效性显著,真正实现了“测有数据、评有标准、练有处方、效有追踪”的精准干预新模式。

跳绳“双路径”推广,助力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优化

2023年5月,学院联合济宁市教育局实施跳绳普及计划,将跳绳列为校园体育“必选项”。近两年,学院通过“送教上门”“集中精研”“赛事培训”等形式累计承办29场校园跳绳师资培训,实现体育教师全覆盖,参训教师超5000人次。通过赛事培训、实践为济宁市200余名中小学体育教师颁发了跳绳裁判员证书。各县(市、区)依托“校级—县级—市级”三级竞赛体系,先后组织各类跳绳赛事100余场,参与学生超5万人次。连续两年承办济宁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参赛人数超2000,创山东省内单场跳绳比赛参赛人数纪录,权威媒体连续两年报道该项赛事。跟踪抽测结果显示,参与跳绳普及计划的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指标平均提升12.7%,超重肥胖率下降4.3个百分点,为国家跳绳队输送队员,参加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和2025年世界跳绳锦标赛。

推动“双场景”教学,构建家校联动健康生态圈

学院牵头组织,联合济宁市中小学一线教师组建“高校专家+一线教师+运动康复师”的跨领域研发团队,完成10期《济宁市学生假期锻炼指南》系列视频。创新采用“3×3”内容架构,按学段、功能、场景分类设计,融入体测项目针对性训练。建立“双线联动”推广机制:线上,通过济宁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线下,创建“视频课程+日志跟踪+互动辅导”“三位一体”假期锻炼模式,为学生假期锻炼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假期锻炼指导。项目累计吸引超5万人次学生参与视频跟练。实践表明,通过假期坚持科学锻炼,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济宁学院体育学院与济宁市教育局携手,成功构建起“目标共商、资源共投、成果共享”的校地合作新生态。双方精准发力,一方面,充分发挥济宁市教育局的政策引导作用,将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纳入市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持续推动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改革;另一方面,充分激活高校智力引擎,构建常驻专家智库提供专业支撑。建立年度联席会商机制,合作路径得以动态优化,并通过“需求清单→项目立项→绩效考核”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了12项子项目协议的高效落实与全部落地。尤为关键的是,创新采用“财政经费+高校资源”的多元投入模式,为这一合作生态注入了强劲且可持续的发展动能,打造了驱动区域体教事业融合发展的稳定引擎。

(杨皖霖     王恒)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