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10点,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的两节课“古汉语通论:怎样查字典辞书”在图书馆五楼工具书阅览室开讲。在授课教师张静带领下,40位同学围坐在工具书阅览室,开启了一堂不一样的课程体验。
张静老师首先介绍了学习古代汉语经常用到的字典、辞书,现场讲授《说文解字》、《古文字类编》、《康熙字典》等工具书的查检方法,让同学们现场进行查检体验,指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工具书的特色、特点、发展演变历史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学习古代汉语来说,学会使用工具书,就像农民学会使用锄头、工人使用扳手、战士使用枪支一样重要。以往的课堂局限于教室,同学们只能通过教师讲授和观看PPT图片的方式,感知相关理论,没有现场体验,不能动手使用,很难达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通过本次“搬进图书馆”的全新课堂,同学们表示这样的方式直观生动,知行合一,不但轻松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感受到了图书馆的浩瀚知识,馥郁书香,以及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及文化传承,体验好,收获大,效果好!
为了上好本次课程,图书馆屈梅、宋敏两位学科馆员提供全程嵌入式服务,提前与授课教师交流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了解需要用到的工具书种类、复本量等,优化布置课堂现场,科学摆放阅览桌椅,对全馆馆藏资源进行检索,从各书库调配了几十种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中文工具书,反复调试投影、网络等教学设施,确保教学过程万无一失。2个课时的教学时间,两位学科馆员为此进行了两周的准备,她们说,没有什么比老师同学们的满意更令人欣慰的,能够为教学服务本身就是图书馆价值的体现!
“课堂搬进图书馆”活动是我校图书馆为“服务教学、服务课程、服务课堂”而精心打造的服务项目,旨在有效推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课程体验。目前,已经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四门课程中开展了六季活动,收到了老师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

【撰稿:屈梅 摄影:宋敏 审核:刘欣 责编: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