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传真 > 正文

丝路新语,“音”爱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语润丝路推普团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时间:2025-07-22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助力新疆与内地文化交流,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丝路两端的鲜活纽带,引导新疆中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广阔的社会发展舞台,6月至7月,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语润丝路推普团开展了普通话推广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丝路新语,‘音’爱前行”为主题,汇聚了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以及喀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9名普通话二级甲等的同学,他们携手面向新疆的中小学生,用声音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鞠一凡在实验中学高一十五班开启了第一次推普活动,课堂上,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普通话知识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整个推普活动拉开了精彩的序幕。喀什大学阿卜杜热合曼在杏坛中学初一三班开展了第二次推普活动,他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大家对普通话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三次推普活动由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张欣在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进行,面对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张欣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儿歌、小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人文与传播学院的胡佳兴在实验中学二十班开展第四次推普活动,他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语言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第五次推普活动由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张雨欣在实验中学高一二十二班进行,她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入讲解了普通话在学业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同学们学好普通话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鞠一凡、刘宸赫通过连线新疆学生,开展了第六次推普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有英吉沙实验中学高一十五班的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部分学生代表也积极加入其中。跨地域的连线,让普通话学习的热情跨越了山海,传递到了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心中。

此次推普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普通话挑战游戏、故事讲授等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新疆的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学好普通话的意义和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为他们今后的普通话学习指明了方向。

7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国梁、团队指导老师付茹雪对推普团队的活动开展进行了现场指导。胡国梁对语润丝路推普团的同学们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鼓励大家继续秉持初心,传递好“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接力棒,把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得更加富有使命感,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丝路新语,‘音’爱前行”普通话推广活动,不仅为新疆的中小学生送去了实用的普通话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沟通与理解的种子。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普通话将成为连接丝路两端的坚实纽带,助力更多新疆学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撰稿:付茹雪     摄影:姜舒琪、李晨欣      审核:胡国梁     责编:付茹雪)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