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5日,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微镜头,大传承”——济宁学院UGC短视频激活红色记忆的传播力解码调研队在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范建田、学院团委副书记王都带领下,赴尼山开展三下乡活动,在实地探访中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8月22日,调研队赴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上午团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基地,在领队老师范建田的带领下驻足于馆内,队员们看着镌刻的“派兵去山东” 字样,认真聆听讲解。下午,团队成员走访慰问了社区的老党员们,78岁的老党员王大爷讲述 “尼山支队智斗日寇”的故事时,现场鸦雀无声,不少队员红了眼眶。沉浸式红色研学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红色文化传播的温度。

8月23日,调研队参观了尼山区抗日子弟小学。成员们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到在战争年代,学校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还肩负着培养革命火种的使命。领队老师范建田表示,这些抗日旧址是最生动的思政教材,能让青年学生在感悟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汲取成长奋进的力量。

8月24日,调研队在尼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初心课堂”报告厅中进行了一场以“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为主题的党课学习。在课堂上,每一位同学都神情肃穆,身姿挺拔,认真听取着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在集体宣誓环节,所有人肃然起立,响亮誓言在古朴的教室中回荡。这堂党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教育,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让整个团队在思想的共鸣中凝聚起更加坚定的前行力量!最后,团队成员一起站在尼山红色教育基地前的那口古铜色的警钟前,并敲响警钟。钟声回荡,回荡的是对逝者的哀思;钟声铿锵,铿锵的是对生者的鞭策。

8月25日,尼山调研结束后,调研队返回营地,全身心投入到资料整理工作。会议室内,队员们将连日来收集的文字档案、实地拍摄的照片、采访老人的音视频逐一分类。接下来,调研队将推进UGC红色短视频的多平台发布,计划将优质UGC短视频转化为教学素材,让更多人通过“微镜头”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助力传承红色文化,凝聚起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撰稿:王依海、王子豪 摄影:调研队成员 审核:苏宁 责编:卓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