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 年山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9月18日下午,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同志,承担讲授任务的全体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会。备课内容围绕 “探理明意”“追根溯源”“廓清认知”“笃实践行”四个议题开展。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振平解读了《济宁学院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他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史为鉴、聚焦思想引领,开展好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副院长刘丽苹围绕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讲解。教务处副处长师艳秋要求授课教师将伟大抗战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AI赋能教学等方式方法,加大集体备课力度,讲述好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会前,大家集中观看了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视频“大国担当”。此次集体备课会的举办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与精神洗礼,也是我校“大思政课”建设创新举措。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持续发挥课堂作为立德树人主阵地的作用,切实将爱国和国防教育融入课堂,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确保爱国和国防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撰稿:陈奕然 、刘丽苹 摄影:于鑫 审核:刘克非 、王振平 责编:姚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