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成长路径,9月23日至27日,人文与传播学院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全体2025级新生参加了教育活动。本次教育活动结合学院学科特色与育人实际,开展了“组织发展与成长规划”、“学分制介绍及网上选课指导”、学长学姐经验分享等教育专题。
在“组织发展与大学生成长规划”为专题讲座上,辅导员井新伟详细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党的纪律,党员权利和义务、党的历次大会等基本常识,为新生上了第一堂党课。他从“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入党组织”为切入,为大一新生详细解读了大学生入党流程与党员发展要求。他结合学院党建案例,强调“思想先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辅导员肖洁以人文与传播学院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升学、学科竞赛等大学出口为方向指引,从学校综合测评办法、竞赛参与、技能提升等角度,帮助新生全方位明确大学成长的方向,绘制大学发展蓝图,引导其树立“多元发展”意识。

在“学分制介绍及网上选课指导”专题讲座上,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刘晔菲带领学生会学习部学生干部以《济宁学院学分制介绍及网上选课指导手册》(2023版)为核心依据,系统阐释了学分制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框架。讲座围绕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管理暂行规定、收费管理办法等核心文件展开详细解读,并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学分制常见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讲座中,学生干部还对网上选课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步演示,确保每位新生都能清晰把握选课关键环节。

在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会上,学院以榜样引领与创新赋能为主题,邀请了四位高年级学长作经验分享。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若霖从专业学习、科研竞赛、团队协作三方面,分享“学业进阶”方法论;退役大学生刘雨森以自身军旅经历为切入点,讲解了我国大学生征兵入伍的政策,激发了新生参军入伍和保家卫国的情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负责人张昊、孙志伟分别系统讲解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全流程与选题策略,指出“专业所长+社会需求+个人兴趣”的融合创新之道。通过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新生深化了对大学专业学习、学科和创新竞赛、征兵入伍等认识,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成长方向。

人文与传播学院以入学教育为起点,构建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行动指导”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实现了从“迎新”到“迎心”的过渡,扫除了新生适应障碍,为其大学成长奠定了基础。未来人文与传播学院将持续完善育人体系,紧扣新生入学第一年关键成长期,全力推进“三阶赋能”成长计划,通过思想筑基、专业拓维、实践强技三阶段递进式培养,系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引导新生在文化传承中筑牢信仰,于传播实践中淬炼匠心,在人文与传播学院书写青春华章。
(撰稿:张雅靖、胡子涵 摄影:院学生会宣传部 审核:王永超 责编:张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