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传真 > 正文

山东大学韩清玉教授应邀做客人文与传播学院“东山讲坛”第18期

时间:2025-10-17  信息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点击:

为切实提升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能力,助力青年教师科研成长,10月16日上午,人文与传播学院特邀山东大学韩清玉教授来校,作题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设计中的问题导向与方法论意识”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该院院长张颖慧主持,人文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及文艺学教研室教师参加此次讲座。

韩清玉教授从学者在学术体制中的生存智慧切入,结合自身丰富的项目评审与申报经验,对课题设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讲解。重点强调了课题设计需具备明确的“问题导向”,指出选题应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会在个人研究领域与国家需求之间找到对接口。同时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严谨的学术史梳理和清晰的逻辑链条,在申报书中凸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

此外,韩清玉还特别强调了“方法论意识”在课题设计中的重要性,建议教师在研究内容中自觉设置方法论板块,或提炼研究对象的普遍方法论意义,以提升研究的学理深度与价值。

讲座结束后,韩清玉教授与在场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针对老师们在申报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困惑,给予了细致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议。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翔实、见解深刻,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而微的实操解析,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

此次讲座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加强科研服务、赋能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院后续将继续围绕项目申报、学术创新等主题开展系列精准辅导活动,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和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韩清玉,男,1981年生,山东梁山人,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度),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首批文科杰青,首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带头人,美国马凯特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兼任文艺美学教研室主任、《文艺美学研究》执行副主编、山东大学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副站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美学、生态美学与文学图像学,出版《艺术自律性研究》《叩问西东:宗白华文艺批评范畴的生成性问题》等著作、教材8部,在《文学评论》《哲学动态》《文史哲》《哲学与文化》等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项。曾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山东省第三十四、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项)等。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

此次讲座为人文与传播学院东山讲坛第18期。

(撰稿:刘宇颂      摄影:刘宇颂     审核:张颖慧     责编:刘宇颂)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