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传真 >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物电学子三孔之旅解码儒家智慧,筑牢家国情怀与国防担当

时间:2025-10-27  信息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点击:

为创新思政育人形式,深植家国情怀,10月24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360余名2025级新生,在辅导员带领下前往曲阜“三孔”景区,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同学们在行走中聆听历史,在古迹前展开讨论,共同探寻儒家思想中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

在孔庙杏坛,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同学们驻足聆听讲解,回溯孔子“有教无类”的开创性实践与“诲人不倦”的崇高精神。学院带队老师现场讲授微党课,指出:“孔子毕生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君子’,是能担当道义、服务社稷的栋梁之才。这与今天我们强调的‘教育家精神’内核一致,即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强大的国防,正是需要一代代这样的优秀人才去构筑!”

行走于孔府之中,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同学们结合所见所闻,探讨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理想在当代的价值。“平天下”的宏愿,在今天就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实现这个梦想,离不开坚实的国防作为保障。

《论语》中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清晰地阐述了物质基础、军事实力与人民信任共同构成国家稳定的支柱。物理与电子工程作为现代高技术的核心领域,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足兵”与“足食”的现代化实现。我们学习的每一行代码、设计的每一条电路,都可能成为未来守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盾牌。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思政教育“活”了起来,不仅解码了跨越千年的儒家智慧,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更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了从“修身”到“报国”的种子,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国防担当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更明晰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

(撰稿:郝晓琳    摄影:张文哲    审核:卫建勋    责编:孟凡华)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