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院“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实效,将初心使命教育、儒家文化传承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入专业教学,10月31日,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晓青、学术副院长卢强带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辅导员及100余名毕业生,赴山东儒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泗水等闲谷艺术粮仓、孔子博物馆开展实践考察,以实地调研、文化浸润与行业交流,筑牢师生育人初心与专业根基。
在山东儒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导师尤跃系统讲解传统柴烧陶器的制作技艺,从原料甄选、手工成型到装饰纹样、高温烧制,师生全程观摩学习。学院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现场解读传统手工艺中“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匠心精神,引导学生感悟“慢工出细活”的职业坚守。老师们以工匠为镜,强调教育如同制陶,需耐心打磨、用心浇灌,将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抵达泗水等闲谷艺术粮仓后,创始人田彬以“初心——寻找人生高地”为题,分享了自己扎根乡村、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他坚守初心、反哺乡土的故事,引发师生强烈共鸣。企业导师赵岳枫围绕“艺术空间营造与创意转化”,解析旧粮仓改造的设计思路与文化内涵,并结合行业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指导。
在中共济河街道党校,杨晓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作为“文化传承者、育人引路者”的使命担当。她要求全体教师以师德师风为标尺,在教学中融入初心教育与儒家文化精髓,引导学生将个人设计理想与国家发展、乡村振兴需求紧密结合,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艺术人才。

在孔子博物馆,师生漫步于兼具古典美学与现代设计的建筑空间中,深入参观儒家文化陈列展与传统工艺展区。从青铜器纹样到古籍装帧,从传统书法到当代文创设计,师生直观感受儒家文化“仁爱、礼义、中庸”的思想内核如何通过视觉语言实现现代转化。学院教师结合展品,现场开展“儒家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研讨,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意灵感,将儒家文化中的审美理念、道德内涵融入设计作品。同时,老师们以“文化育人”为切入点,强调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于教学严谨,更在于能否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通过设计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

此次实践考察以“探寻初心与儒家文化”为核心,将思政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师生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实践中传承儒家文化,既拓宽了设计视野,更强化了教师“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的责任意识,为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冯秉政、朱润昂 摄影:牛立康、吴晓涵 审核:杨晓青、张继华 责编: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