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政党建深度融合,10月23日以来,美术学院师生赴江西省景德镇市、上饶市开展“流动的红旗”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任课教师司继琳、鲁永、张大羽及辅导员王姝彤带领,2025级环境设计(专升本)专业100余名学生参加。
在景德镇瑶里,师生们走进陈毅旧居与新四军瑶里改编展示馆。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大家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了以陈毅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牺牲精神。这堂设在历史现场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的传承变得具体而深刻,引发了师生们关于艺术与信仰、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热烈讨论。

从回望峥嵘岁月到投身时代新篇,师生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来到“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婺源县石门村。这里,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有机融合,生态美景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师生们从专业视角出发,重点考察了饶河源湿地公园、晒秋广场等地点,详细分析其如何通过精心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在石门村,同学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美术学院采风师生的殷切嘱托,对“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美化人民生活”的初心有了更真切地体悟。

此次实践活动是美术学院“以天地为课堂,以自然为文献”教学理念的生动诠释。师生们将专业写生与国情考察、红色教育紧密结合,不仅在艺术技艺上得到锤炼,更在思想境界上获得了升华。
(撰稿:王姝彤 摄影:李俊成 审核:杨晓青 责编: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