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传真 > 正文

人文与传播学院赴河南安阳开展党建活动

时间:2025-11-03  信息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感悟革命历史、弘扬时代精神,于厚重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落实学校师德教育宣传月活动要求,11月1日至2日,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及党外知识分子代表赴河南安阳开展党性、爱国主义、师德教育活动。

追寻红色记忆,强化党性教育

11月1日下午,学习考察组赴安阳林州市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凝聚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教育活动。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深刻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考察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感悟红旗渠精神伟力,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印记,扛牢立德树人使命任务,强化文化强国责任担当。在现场观摩环节,学习考察组首先来到红旗渠纪念馆,深入了解上世纪60年代林州(时称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人工天河的惊天壮举。一条红旗渠,就是一座昭示中国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英雄气概的不朽丰碑。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个个感人故事,展现了当年林州人民风餐露宿、艰苦奋斗、誓与太行比高低的宏伟场景,使大家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修渠岁月,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学习考察组成员、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颖慧表示,红旗渠是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品质,是我们在未来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惧挑战、勇于攀登的鲜活教材,我们要将这份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引领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竭忠尽智。

探寻文,坚定文化自信

11月2日上午,全体成员前往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考察。殷墟博物馆系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学习考察组深入了解殷商文明的历史风貌与鼎盛气象,感受3000年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厚重底蕴,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名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全体教师被馆中蕴含的厚重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所震撼。从甲骨文的神秘古朴,到金文的遒劲雄浑,再到小篆的规范统一,每一步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印记,彰显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创新求变的精神风貌,深刻体会到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

学习考察组成员、该院教授、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孔德凌表示,通过殷墟博物馆展出的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以及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汉字发展史、汉字载体演进史等资料,我们深刻认识到商代文明的繁盛丰富、中国文字文明的灿烂辉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深远,是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课堂。

此次党建活动,全体成员以脚步丈量历史,深入感悟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明根脉的深厚底蕴,在学习中接受了精神洗礼与思想淬炼。未来,该院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持续加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自觉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人文力量。

(撰稿:吕婷    摄影:吕婷    审核:王永超    责编:颜雯)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