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2023级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对学科教育的认知,助力其精准衔接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11月1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在理科楼智慧教室D102举办学术报告活动,特邀我校外聘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孔祥龙老师授课,并作题为“物理学科教育理解及课程标准解读”的学术报告。报告紧密结合《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和《物理教学与技能训练》两门课程,以高频互动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中学物理教学专业指导。
报告围绕三大核心问题层层展开,全程贯穿师生互动研讨。开场环节,孔祥龙以“如何理解教育教学?如何理解学科?”为引,结合自身数十年一线教学经验,引导同学们跳出“知识学习”框架,从未来教师视角思考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现场同学结合《物理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中的实践困惑积极提问,孔祥龙通过“案例拆解+观点碰撞”逐一回应,帮助大家建立学科教育的底层认知;进入核心环节,他紧扣《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目标,聚焦“课程标准是什么?理解课程标准的关键是什么?”,用通俗语言拆解课标中的“核心素养框架”、“学业质量水平”等关键内容,并对照教材具体章节,演示课标与教材的逻辑衔接,针对学生提出的“课标与教材不一致如何处理”等问题,分享实用解决策略;最后,围绕“如何根据课程标准设计实施课程?”,孔祥龙结合两门课程的知识要点,指导同学们以课标为依据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还邀请学生现场模拟教学设计,通过“即时点评+修改建议”,让大家直观掌握课标落地的实践路径。
整场报告打破传统单向讲授模式,学生提问踊跃、互动氛围浓厚,不少同学表示:“报告内容和我们正在学的两门课程高度契合,既解答了理论困惑,又提供了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收获特别大。”

此次授课及学术报告不仅为2023级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搭建了优质学习平台,更依托齐鲁名师的专业引领,强化了课程学习与学术认知的联动。未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将持续邀请行业专家、一线名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培养高素质物理学教育人才注入更多动力。
(撰稿:赵建华 摄影: 赵建华 审核:岳现房 责编:孟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