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献礼十九大 科研篇】务实创新促转型 凝心聚力谋发展

时间:2017-10-04  信息来源:科研处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我校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纲领,以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校总体规划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牢固树立“育人是立校之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明确科研思路,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学术资源,健全制度机制,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我校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地跨越。

 一、科研体系基本建成,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健全科研管理的组织架构,完善两级管理,科研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岗位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作用,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根据科研管理的实际需要,始终树立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导向意识、服务意识,强化制度设计和改革创新,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脱颖而出的科研激励机制,推动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努力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科研和学术保障。

 为全面促进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我校学科建设,制定了《济宁学院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7学年)》和《济宁学院学科平台建设计划》。为进一步调动我校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牢固树立“科研出精品”的意识,优化科研奖励结构,修订了《济宁学院科研奖励暂行办法》《济宁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办法》《济宁学院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建立“校地结合、多方联动、社会参与、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合作平台,制定了《济宁学院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济宁学院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管理办法》《济宁学院专利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济宁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为合理评价我校教职工的学术成果,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激励作用,修订了《济宁学院核心期刊目录》、制定了《科研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试行)》。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促进我校学术活动健康持续发展,制定了《济宁学院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细则》。这些办法、细则的制订和修订,一直以适应科研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为目的,切实增强了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充分体现了科研经费“松绑+激励”的思想,激发了广大教师创新动力,进而营造出了更加宽松、积极有为的科研生态环境。

 二、科研平台初具规模,学科建设逐步加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只有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才能做到纲举目张,统揽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应用学科、特色学科,为专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坚持“支撑专业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研究能力、服务地方发展”的学科建设原则,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群。

 “十二五”期间,学校建有“理论物理”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实验室”获批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化工系“功能材料团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山东省化工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生物氢烷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济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建有 “安全工程技术中心”“机器人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3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8个校级“十三五”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23个校级优势学科研究所。省级、校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学校科研实力的整体提升,各平台也产生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017年“理论物理计算实验室”获批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2017年学校实施《济宁学院学科平台建设计划》,全面启动学科平台建设,瞄准优势、凸显特色,有效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资源集聚与整合,提升我校“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学校规划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文化艺术与产业中心、3D 打印技术中心、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金融与法律创新中心、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基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等八大学科平台。目前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基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三个平台通过了建设论证。

 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有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院校签署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有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对我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下一步学校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授予单位打下了基础。

 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有利于汇集优秀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创新科研工作机制体制、培育优势学科、产出重大成果,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学科建设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是高校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需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学校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建设原则,通过重点建设,辐射带动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努力将学科平台建设成为人才高地、学术高地、创新高地、贡献高地。

 三、科研能力逐步增强,科研业绩稳步提升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加强科研工作的引导、培育和激励,凝炼方向,挖掘潜力,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扶持青年科研骨干,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攀升。

 1.科研立项水平快速提升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42项、横向科研课题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星火计划面上项目、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社科教育规划课题、高校古籍整理研究资助项目、艺术基金项目等,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2.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148项。发表学术论文1653篇,被SCI、EI、ISTP收录452篇;出版著作91部;授权专利135项。《基于香菇全基因组系列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李继森博士在电解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相关成果以“Coupled molybdenum carbide and reduced grapheme oxide electr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影响因子11.329。研究成果碳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HER催化剂,表现出与铂基催化剂接近的催化性能,是目前所报道的性能最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雷晓武、岳呈阳博士等完成的论文“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four hybrid iodoargentates with zero- and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s”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高被引论文。三篇论文入选全球“化学科学”领域全球前1% ESI高被引论文(Top 1% highly cited papers in the last 10 years),这是我校教师的学术论文首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充分显示出我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3.学术氛围日趋活跃

 近年来,学校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20余名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学术报告、讲座360余场次,参加学术会议800余人次,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先后承办了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七场专题学术论坛;承办了“困境与突围:社会转型语境中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区域国别史研究”“《水浒传》与儒家文化研讨会”“全方位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研讨会”等四场山东社科论坛;承办了“中韩儒学对话会”、全国第四届低维物理暨第一届有机固体物理研讨会和国际原子物理计算完美方案研讨会、“鲁台女性与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曲阜视觉科学会议”、山东省心理学会学术年会、山东省物理学院院长暨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会学术年会等会议;完成了济宁学院科协的换届工作,成立了济宁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4场山东社科论坛中,2场被评为“山东社科论坛十佳研讨会”,2场被评为“山东社科论坛优秀研讨会”。

 为丰富学校学术活动内容,更好地促进科研与学术交流,开设了“济宁学院博士论坛”“济宁学院文化讲堂”,作为学校的长期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校内有关人员进行学术、文化交流和邀请国内外业内专家、学者讲学。

 积极组织参与社科普及周、科技普及周活动。每年根据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市社科联、市科协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积极组织动员,多部门协调合作,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科和科技普及活动。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联授予“山东省社科普及周活动先进集体”,1人次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荣誉称号。

 四、产学研稳步实施,服务地方取得实质进展

 有效服务地方,是地方院校存在的价值体现。我校始终立足地方,在服务地方中寻求发展。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有为求有位”的理念,努力使学校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区域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先进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提升学校话语权和影响力。

 1.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有效推进校地校企合作

 学校与山东省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开展济宁学院专家教授服务企业行动。

 学校及有关系部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和济宁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邹城诺博特研发中心、济宁市计量测试所、曲阜市科技局、邹城市金煌安全仪器有限公司、山东蓝海酒店集团、齐盛食品有限公司、济宁赛德丽漆业集团等单位签署技术研发协议,共同开展研发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有效推进校企合作。

 建有“济宁学院—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学研基地”“济宁学院—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产学研基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基地等8个产学研基地。与多家驻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成立了“LE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济宁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数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搭建知识产权托管平台,促进专利数量质量快速提升

 我校牵头成立了济宁市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召开了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工作研讨会并任第一届联盟理事长单位。

 与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济宁分公司正式签署了《知识产权托管协议》,建立了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平台,为我校科技工作者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专业化服务,有效提升我校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我校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依托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平台,我校专利数量、质量快速提升,跻身济宁市专利大户行列。

 3.建立济宁市高性能计算中心,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结合我校人力资源和实验设备优势,争取到济宁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助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设备支持,建立了“济宁市高性能计算中心”。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4.积极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科普资源作用

 学校的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落实《山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主题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开展的“科普双百工程”项目的评审中,我校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被命名为“三星级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济宁学院化学科普基地”被济宁市科协认定为“济宁市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孔府家学研修基地”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为第九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人文社科类科普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自身办学历史长、文化底蕴厚重、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以“孔府家学研究”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工作。

 5.积极组建科技扶贫服务团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根据山东省政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校科技扶贫有关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校认真组织发动,由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化学与化工系、文化传播系的科研人员组成4个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队,围绕农业生产、特色种养、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开展科技下乡服务。“特色农作物种养”团队围绕泗水当地特色作物地瓜以及无公害蔬菜种植等方面进行科技扶贫,提升当地种植户科学种养的意识,提高特色农作物种养的品种与质量。“大蒜干燥深加工”团队与金乡县山东东宝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获批了2016年山东省西部隆起计划项目“大蒜深加工新工艺技术应用及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团队深入相关食品企业进行调研和咨询服务,就蒜薹加工、辣椒泡制加工工艺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技术指导。“星村镇发展乡村旅游”团队与星村镇镇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对星村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达成共识,指导相关村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放眼未来,科研工作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济宁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5-2025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的学术评价为导向,以科研投入为保障,以科研激励机制为手段,以科研平台为依托,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以高层次科研立项、高水平学术论文、高层次成果获奖为重点,推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撰稿:霍雨慧  审核:赵洁  编辑:谢建波  责编:郝鹏】

Copyright (c)  济宁学院 版权所有     
许可证:鲁ICP备12014410   鲁公安网备 37088102000136号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新区杏坛路1号    联系电话:0537-3196001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