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学校《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引导学生深刻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意蕴,增强国防观念与忧患意识,教师教育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实际,于9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主题教学及实践活动。
课堂赋能,激活思想共鸣
10月10日至15日,学院围绕“爱国与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主题举办系列授课。辅导员尚珺晗、王欣欣、孙潇以《析爱国之理 敢挺膺担当》为题,从“探理明意、追根溯源、廓清认知、笃实践行”四个维度展开讲授。课程结合时代案例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增强对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与理论自觉。此次授课提升了理论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院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推动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工作提质增效、走深走实。

主题党日,筑牢信仰之基
9月22日至10月20日,学院各学生党支部陆续开展“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红心映华裳·奋进践初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两项主题党日活动。在支部书记徐艳艳、王欣欣的带领下,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集中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六十八课、六十九课,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与精神风范,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系列活动,全体党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安全与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坚定了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干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

实践铸魂,涵养家国情怀
9月28日至10月23日,学院通过理论宣讲、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爱国与国防教育落地见效。退伍军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翔实数据,为学生讲解国防历史、现代国防体系与国际军事形势,帮助新生全面认识国防安全。在红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围绕济宁革命历史、山东籍英雄事迹及红色经典人物展开交流,深入感悟红色精神内涵。在孔子博物馆和“三孔”主题实践活动中,学生聚焦“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情怀”与“古代圣贤的爱国故事”展开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下一步,学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教育创新,探索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的育人模式,推动爱国与国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激励广大青年在新时代勇担使命,以青春力量守护家国安宁。
(撰稿:王欣欣 摄影:学院新媒体中心 审核:刘勇 责编:刘泽)